吉祥如意

《吉祥》可以说是我部分童年经历的北方版本演绎。观后本来想写一些自己对于农村传统文化习俗、对「孝道」的简单思索,后来还是放弃了,猎奇地注视别人的生活还行,批注自己的回忆太消耗了。

大鹏在《如意》说(大概意思)「在农村的和在北京的我好像是两个人。当你不用关注这个事儿的时候,它好像完全与你不相干,当你需要关注它的时候,你又得把全部精神放在这上面。」很有感触。蜉蝣说:

《吉祥》很好。可是当导演大鹏出镜,这个东北普通家庭的赡养问题就彻底变成了十亿票房导演家庭的赡养问题,前半部分的情感完全被消解,甚至困难已经不再成立。《如意》那些凌乱的镜头编排掩盖了《吉祥》的核心冲突和结构上的结尾,表姐无法回答的问题直接抛给了观众,但观众只能给予更多的情感投射。我更愿意称之为素材不足时的机智而绝不是新叙事形式的突破。

但我对法兰西胶片的评论更有感触:

四星半。前面是伪纪录,后面是用纪录解构前面的伪纪录。当大鹏和家族的亲人一起爬在地上,穿过祭祀姥姥的火焰,他完全恍惚了,整个时空压倒在一个在大众眼里善于投机精于计算的人身上。于是,实验开始了。接下来的四年,大鹏笑不出来,他去看心理医生,他渴求解药,他完全被这道坎绊住了,只有一种办法缓解自己的病情,那就是,用慎独迎接荒诞,用情感的忠诚迎接世事的变故。自我拯救之作,太难得,不可复,太玄学,不可逆。可尝试放到华语影史范畴内去讨论。

不敢说大鹏与我相似,我也不了解他。但总觉得,无论多成功富贵,自己有一部分「意识」始终是以「逃离」那个格格不入的圈子和生态为动机存在。大鹏爬在地上「朝西南大道去」、刘陆操着一口乡音不重的普通话,泪眼俯身「你们不要再吵了,我对不起你们」时,我投注在影片里的感情也随之恍惚动摇。社会保障不了的,中国人只能创造出一套独特的道德机制,以家族为单位、以亲情为管道,将「后路」系在他人的身上,这就是我们对生活悲苦的防御手段。但人也是顾己的,不留恋乡土气息的年轻人不仅是「为了生活」,受到的教育、知识浸润的环境,也让他们不想再被捆绑,不想再仅仅因为自己的出生,就被套上额外的责任。可是,等不到社会给予帮助又无法自救的人们,又确实需要一双手向他们伸去,本想一头向前冲、割断自己与封建的年轻牛犊们,又便陷入了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困境。我想,我不必问出那句「为什么十年不回去呢?」,这在我心里早已经有个答案。

我的观影体验也是奇妙的。后面两排有三个中年妇女一直在用本地方言评论里面的人物行为,中国南北以此连接,交织着侵蚀我的脑袋。影厅灯光再起的时候,也感觉某些时空压在了我的身上。


电影

1053 Words

2021-02-04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